中共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委员会

我院第一位成功配对造血干细胞职工捐献骨髓

添加日期:2014-10-20

生命接力 无私奉献

——我院第一位成功配对造血干细胞职工捐献骨髓
 
       2014年10月16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中心血液科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中,我院第一位成功配对造血干细胞的职工——谭玮麟正在捐献干细胞,俗称“骨髓”,这份充满爱心的生命种子,将为另一位年轻的生命带去希望。
 
       10月17日,骨髓捐献后,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李明磊向其颁发了中华骨髓库荣誉奖牌、上海市红十字会荣誉证书、上海市红十字会博爱奖章;团市委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主任周建军向其颁发了上海市优秀志愿者证书。浦东新区副区长谢毓敏、浦东新区红十字会会长丁超英、院党委副书记蒋超瑛、副院长孙静至现场慰问。而在这些表彰的背后,谭玮麟有着一个简单朴实的心愿……

       五个月前,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来电告知谭玮麟骨髓配型初配成功,也许他可以通过捐赠造血干细胞来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这对谭玮麟来说是个不错的消息,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心,只有通过更确实的检查后,才能知道是否真的配型成功了。在已经加入中华骨髓库十年的谭玮麟看来,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并不值得过多的表扬。早在2004年,谭玮麟还是一名医学院大一新生的时候,他就已经志愿加入中国骨髓库了。十年来,由一名充满救死扶伤的理想的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奋战在第一线的临床医生,他更希望不断精业努力,帮助更多的人,如果有一天能够配型成功,他将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经过一个多月的检查、高精度配对等,在这煎熬的等待中,好消息如期而至,配型成功了!此时的谭玮麟终于露出一丝喜悦,心中的大石落下了,现在他要做的是保持健康,为捐献做好准备。

       小小的造血干细胞到底有何能耐,能赋予病人重生希望呢?对白血病患者来说,这就是“生命的种子”,能够重建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然而,在亲属间的配型相合率,除同卵(同基因)双生兄弟姐妹为100%外,其余的并不高,即使是同父同母所生亲生兄弟姐妹或者是非同卵(异基因)双生兄弟姐妹其相合率也仅为四分之一。在非血缘关系的异体移植中,造血干细胞的相合率只有四百分之一到一万分之一,能够在这么小的概率中配型成功,这也许就是生命的奇迹和坚强。

       谭玮麟的心愿已经完成一大半,他只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更期待着移植手术的成功。尽管,他无法得知患者具体的消息,但他在心中不断祈祷,盼望着这名接受捐赠的90后年轻大学生能有另一番精彩健康的人生。
 
       许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存在误区,认为是“钻骨取髓”,有损健康。谭玮麟说:“其实骨髓捐献并不可怕,更何况我是一名医生,我父母也很支持我的决定。特别是在一次同学聚会中,得知有个老学同学在初中时因患白血病而早早离开了,这事对我触动很深。如果我的血样与白血病患者配对成功,那是我的幸运,现在我希望这份爱心能够传承,生命能够延续。”

宣传科(文明办)整理报道